找到相关内容319篇,用时3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法称因明的逻辑体系

    来看也顺应了正因的特点,不再提陈那九句因中的第五句“所”因(此句同品无因并且异品无因,称为不共不定因)。但在其他因过中又将与“所”因类似的实例归结为同、异皆犹豫的犹豫不定因,而不归结为同品无且...干脆把四句因归属于法称。[18]于是,被法称抛掉了的不共不定因“所故”,又被二师收回来了。值得注意的是,法尊法师和杨化群先生的误解对当代汉、藏因明学者的影响比较大,应予纠正。  法上设难说,既然从...

    郑伟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133838831.html
  • 论法称因明的逻辑体系

    。从因过的设立来看也顺应了正因的特点,不再提陈那九句因中的第五句“所”因(此句同品无因并且异品无因,称为不共不定因)。但在其他因过中又将与“所”因类似的实例归结为同、异皆犹豫的犹豫不定因,而不...得更远,他干脆把四句因归属于法称。[18]于是,被法称抛掉了的不共不定因“所故”,又被二师收回来了。值得注意的是,法尊法师和杨化群先生的误解对当代汉、藏因明学者的影响比较大,应予纠正。  法上设难...

    郑伟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153238862.html
  • 论因明的同、异品

    异品除宗有法可以从九句因的第五句因上表现出来。第五句因是同品无、异品无。例如在声常宗,所因中,除声以外的一切具有常住的同品都不具有所因,除声以外的一切具有无常的异品中也都不具有所因。由于...,在立量之际,声究竟是同品还是异品,正是要争论的问题。如果立敌各行其是,将无法判定是非。当立取声为常住的同品时,其所因,同品有非有而异品非有,则成正因;当敌取声为常住的异品时,所因于同品非有而...

    郑伟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125238785.html
  • 汉传因明是解读印度新因明的钥匙

    学说。其中的第五句因“声为常,所故”被判定为违反第二相“同品定有性”的过失因,就是同、异品除宗有法的必然结果。这是因为,除声之外,世上没有任何事物有“所”。“声为常,所故”,从逻辑上看,是...立法均等者,如此义品方得名同。”(文轨,卷一页十七左)该疏对异品也作了同样的规定。文轨在解释不共不定因过(第五句因)时又说:“如佛弟子对声论立宗云,‘声是无常,因云所故’,此因望自同、异二品皆悉...

    郑伟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133738830.html
  • 论禅宗的现象空观

    大珠慧海禅师如是解答:  问:“有声时,即有;无声时,还得否?”答:“亦。”问:“有声时,从有;无声时,云何得?”答:“今言闻者,不论有声无声,何以故?为常故。有声时即,无声时亦。”问:“知是闻者是谁?”答:“是自性,亦名知者。”声音当然须通过听觉起作用,但是佛教却以为声音不过是寂灭之境,寂灭本来是无声的即超乎声音的境界。能听(觉)寂灭的却是人自身的佛性——是自性,...

    张节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22465744.html
  • 观世音菩萨的故事

    我从思修,入三摩地。我秉承教示,由耳根的,下手起修。初于中,循性逆流,回光返照,不但不的声尘,能,也复寂然。能所二相一齐消失。如是定力日深,能的根,与所的声尘,同时俱灭,湛然...中,为我授记观世音号。由我观听十方,圆明无碍,如声逾垣,如月印水,有感必应,故观世音之名遍十方世界。   在《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》也说:观世音菩萨已于过去无量劫中,已作佛...

    秋菊

    |观音|观世音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7/06445189.html
  • 观世音菩萨修持方法及证悟过程

    知音者也;就因中修行自利言:此观,乃耳根观照反自性之观,以能闻闻为所观境,非眼根观见之观。“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”,观世音菩萨离座,恭敬向佛顶礼。“而白佛言&...;今此慧,即耳根性妙理,所起始觉妙智,内不随分别之耳识,外不之声尘,但;思慧,即正智观察能闻者是谁,不着空有二边,一味反闻闻自性;修慧即如幻修,念念旋妄脱黏,归元内伏,发本...

    宏德

    观世音|观音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4/0958528673.html
  • 因明义断(下)

    淄洲大云寺苾刍慧沼撰   有人云。有非遍是宗法。是同品定有。是异品遍无。即声论相违决定亦是。此亦不然。岂声论所因。于声遍非有。而说阙初相。又云。俱非句者。即法自相相违因是。此亦不尔。声生论许常声是所作。如何阙初相。又云。或第五不定。亦是此句。亦为不可。若此论中。第五不定。声常无碍。因许于乐有。明声亦成。若理门第五。不定所因于异遍无。于声上有。何得阙三。理门论云。一向离故。不云阙二。若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284837993.html
  • 因明论疏明灯抄卷四(末)B

    不成。今敌声缘生所以称决定。  文。论有立声至不名声性者。此举声论法。谓声论者。既於胜论所立量中。宗等三支不见其过。遂前立云。声是常住宗。所故因诸所闻者皆是其常。譬如声性喻。略无异喻。应云若是无常...不得偏名声。广百约通体。大有名声。今此约别体。同异名声性。故不相违。耳闻声时。亦同异性。故所因。同品有也。  文。声生说声至分别相似者。如近瓨语等者瓨(胡公反。说文似罂。於拂反。器也。器颈长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83238532.html
  • 因明的整体研究方法

    因归属于法称。[6]于是,被法称抛掉了的不共不定似因“所故”,又被二师收回来了。值得注意的是,法尊法师和杨化群先生的误解对当代汉、藏因明学者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。比较一下汉传因明研究者虞愚、周文英、...于是出现第五句因,例如,“声常,所故”,除声音外,没有任何同、异品有“所”因,同无且异无,称为不共不定因。其过失在于只不满足第二相,又说明第二相独立于第三相,后二相不等值。第二相的主项既是同品,...

    郑伟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134138835.html